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遵义元隆条形码代理有限公司
- 联系人:王经理
-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印制遵义条形码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印制遵义条形码的原版底片必须通过国际或国家编码中心注册登记编发。要使条形码能够被条码扫描器正确识别,要求条形码线条直,不能断线,线条边缘要平滑锐利,不能出现锯齿,线条之间距离符合标准,线条黑度要足,反差要大。对遵义条形码的技术要求主要有:
1、大小缩放
条形码通常是原大直接印刷,而要放大或缩小印刷要按EAN组织的技术要求,不可随意进行,一般规定其缩放倍率应控制在80%~200%。条形码缩放率对印刷合格率影响极大,当缩放倍率为100%时,印刷合格率为97.3%;缩放倍率为90%时,印刷合格率为95.7%;缩放倍率为85%时,印刷合格率为25%;而缩放倍率小于80%时,印刷合格率仅为10%。因此,缩放印刷最好由条形码软片的提供机构完成。
2、颜色搭配
由于条形码的识读系统规定一般扫描器光源是波长为630~700nm的红光光源,所以要考虑墨色的红光效应。
扫描器的入射光照射在不同颜色条形码表面,会发生不同效果的反射。黑墨可完全吸收红光,印品对入射光的反射率在3%以下,是最安全理想的条形码用色;白墨对红光则会完全反射,其印品对入射光的反射率接近100%,是最安全的空白用色,因此条形码一般都印成黑白相间的单色。但在包装印刷中,为增加其装饰性,经常会选择其他颜色条空搭配,这时就要注意根据颜色的红光效应选择合适的搭配。对红光反射率高的有黄、橙、红等色,对红光反射率低的有绿、紫等色。只要能满足条形码对反射率、扫射密度及其印刷对比度PCS值要求的任何色彩搭配,都是合理的条形码印刷颜色设计。
3、对承印物的要求
在光学特性方面,为保证扫描光源45°角入射和15°反射,要求承印物具有良好的光散特性。在材料方面,纸类承印物一般以纸本身的白色基底为空白色,对于纸的白度、不透明度、光泽度均有一定的要求。白度要求是为了使纸表面具有较好的反射能力;要求不透明是为了防止入射光透过纸张背面而使光信号减小,导致反射率降低;要求较低的光泽度是为了减少入射光的镜面反射效应。对于透明或半透明的印刷载体,应禁用与其包装内容物(尤其是液体内容物)相同的颜色作为条色,以避免内容物的颜色加深空地颜色,使空色向条色靠近,降低PCS值。
实际应用中此问题常常被忽略:如在蓝色或绿色液体透明包装上印刷白色空地、深蓝或深绿的条码,蓝色和绿色的内容物会使白色空地呈淡蓝或淡绿;在黑色西瓜籽的透明包装上印刷白色空地与黑色条的条形码,黑色的内容物会使白色空地呈浅灰色。此时应加深白色基底印刷油墨的浓度,使内容物颜色不会从基色中透出,或者改变颜色的搭配,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当包装装潢设计颜色与条形码设计颜色发生冲突时,应以条形码设计为准,修改包装装潢设计颜色。当载体漏光透色时,应采取以下措施:开辟一块颜色与空色相同、面积足够大、油墨足够浓的基色专门印刷条形码;若条形码印刷在塑膜封口处且背面有装潢的部分,应在封口的两层中间夹一不透明夹层,以确保背面装潢色彩不影响条形码PCS值。使用铝箔等反光材料作为载体时,可以打毛处理本体颜色或覆盖一层白、黄、橙红的基色为空色,以黑、深蓝、深绿、深棕为条色印刷条形码;亦可以反光材料本体为条色,以白、黄、橙、红为空色印刷条形码,被称为反白印刷。反白印刷的原理仍然是基于这种颜色设计能满足所规定的条与空的反射率、反射密度与PCS的对应值。对于承印材料尺寸稳定性的要求,应选用耐候性好,受力后尺寸稳定、着色性好、油墨扩展适中、渗透性小、平滑度及光洁度适中的材料。纸张中的铜版纸、胶版纸、白板纸,塑料中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膜和金属中的铝箔、马口铁都是条形码标志较好的承印物。而大包装常采用的瓦楞纸板由于表面不够平整、油墨渗透性不一,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印刷误差,因此除了大倍率的EAN、UPC和ITF码外,一般不直接将其作为承印物,而是采用粘贴印刷标签方式。着色力差的无极性基团聚丙烯膜和尺寸稳定性差的编织带不可作为条形码标志的承印物。
4、对油墨的要求
在油墨颜色搭配时,要考虑油墨的色偏。油墨的色偏对条形码的精度影响很大。理论上讲,只要按照颜色配比使用油墨就可满足条形码要求,但由于印刷油墨存在色相不纯的缺陷,会发生偏色现象,如蓝油墨由于对红光的错误吸收,会造成红光下的反射率升高,降低条形码的PCS值。所以应严格控制油墨用色,使油墨密度均匀、色相饱和、纯度高,最好在印磁条形码前先测定某种油墨在红光下的反射率是否达到要求。
金属油墨(如金色)的反光度和光泽性会造成镜面反射效应,因而不能用于条形码印刷。由于条形码印刷是实地印刷,其印刷所能达到的反射密度与油墨的光学特性及墨层厚度有关,在印刷过程中,印品的反射密度随油墨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油墨厚度达到一定值后,密度便达到饱和,因此要特别注意油墨的浓度和墨层厚度。不同的印刷工艺,墨层厚度有较大差异,胶印为2~4μm,凸印8μm,柔印10μm,凹印12μm,网印可达到30μm。
根据测试可计算,上述印刷种类所得印品实地反射密度都可达到0.3以上,加之黑、青、蓝、绿等色能够全部吸收红光,所以采用上述几种印刷工艺印制条形码条色,反射率均可达到要求。条形码印刷用油墨粘度不宜太大,且在印刷中要注意供墨量和印刷压力。供墨量大,承印物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吸收,会在承印物表面铺展,使精度下降;供墨量小,线条不饱满甚至出现断划等现象;印刷压力过大,油墨剪切应力加大,流动性也随之变大,一方面会造成油墨铺展,另一方面,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间的压印区变宽,也会造成条形码条符变宽。这些都会影响条形码印刷的精度,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印刷方式、不同油墨的流变性和承印材料吸墨性能,调整控制供墨量、印刷压力、印刷速度等因素。
近来来,随着物联网信息化的发展,快递扫描枪在现代物流发展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其技术同自动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集成一体化,是现代物流信息自动获取和实时传输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物流配送过程中,条码扫描提供的最准确和最具成本效益的识别、跟踪和排序功能,大大提高了邮政业在航运、接收和材料装卸作业方面的质量和效率。快递派送员借助于快递扫描枪的自动数据捕捉,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送达包裹,嬴得回头客和忠诚客户。由此可见,在物流配送的每一个运营点来说,配备一支高性能的快递枪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在,我们来看看,快递单条码扫描枪在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中的应用。
入库作业:调出计算机单据,使用扫描枪进行货物数量确认、品种确认、及时确认,并对条码进行检查。这里通过PDA作业直接修改和确认后台数据库文件,既节省了后台计算机人员录入和复核单据的重复过程,减少了责任环节,又不会因为录入错误而带来库存的原始性错误,提高库管人员的责任与权力。
上架管理:根据设备指示,完成货物的定位摆放。提高库位的利用效率以及仓库管理的整体效率。仓库管理人员提出摆放指令后,系统自动提示货物需要摆放的空间以及货架特征,甚至可以直接根据指令要求把货物送到发货区域,提高了效率。
出库作业:是入库作业的反过程,但是可以直接记录关联的物流信息,比如运输单位到达时间、效率、作业人员和设备特征。 盘点管理:具有直接对单个商品进行独立盘点,准确复核、及时检查,实现盘点一次性完成的功能。避免由于单据录入带来的错误和时间延迟,以及由于不同人员、不同时间、不同方式、不同状态的复核自身出现的混乱,同时还可以减少打印大量单据所带来的成本损耗。
货物配发:打印货物清单,并要求接待人员确认。车队人员应携带可以接收无线指令的标签打印机 需求登记:对用户新的需求进行确认和登记。把作业数据通过无线或者通信线缆发送给计算机管理系统。
条形码最早出现在40年代,但是得到实际应用和发展还是在70年代左右。条形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和白条排成的平行线图案。条形码可以标出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类别、日期等许多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政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1948年,伯纳德•塞尔沃还是费城煤气科技学院的一名研究生。一次,他无意中听到当地一家连锁超市的总裁恳请院长发明一种可以在收银台处自动记录商品销售的方法。院长认为这是异想天开。但塞尔沃和他的朋友兼研究生同学约瑟夫•伍德兰德决心尝试一番,并且相信这会让他们发大财。
首先,塞尔沃想到可以通过使用紫外线照射使墨绘图形发光的办法来实现。问题是颜料太贵、不稳定且易涂污。接下来,他试着创造一套用来标识的盲点系统。但在将盲点系统标注进货物时困难重重,且经常损害货物。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塞尔沃决定用莫尔斯电码,这是一套由塞缪尔,莫尔斯发明的由点和线组成的符号系统。不久,塞尔沃想到可以将莫尔斯电码中的点线设置成粗细不一的条纹。这个想法后来成了各种条码的最基本构想。
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条形码一直没有普及开来,到了20世纪60年代,伍德兰德已经成为了IBM的工程师,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年少时的想法,而是不断说服IBM投资研究条形码。这时,激光和计算机已经问世;前者可以轻而易举地穿透条形码,后者可以快速且准确地读取、存取和处理条形码上的信息。终于,大约在1969年末,IBM指派乔治•劳雷尔研究如何制作超市扫描仪和标签,伍德兰德也在这一项目之中。劳雷尔开发了一种可以数字化读取代码的扫描仪。他还在条形码中使用条纹图案,而不是此前伍德兰所使用的圆圈图案,因为事实证明后者不适合印刷。经过将近四年的艰难研究,IBM终于推出了一种既易于打印同时也能有效传递信息的长方形条形码。这种条形码最终得到了当时的符号选择委员会的认可,被命名为标准商品码UPC(Uniform Product Code)。1974年6月26日,世界上第一个条形码扫描器被安装在俄亥俄州特洛伊的马什超市里。第一件被扫描的商品是10包箭牌的多汁水果味口香糖。这包口香糖如今已被美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条形码最开始进入中国,并非用于零售业,而是用于邮政系统。根据知网显示,国内最早一篇关于条形码的论文出现在1979年,发表在《中国邮政》的“国外技术动态”一栏,内容是对于条形码及其识别系统这技术的介绍。
接下来的几年中,条形码在我国的应用区域逐渐扩展至图书馆、医院以及商品零售业。198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物品编码协会。“八五”期间,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也将条码技术作为重点推广应用的10项工作之一。1991年4月,我国正式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1991年6月开始筹建国家条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991年05月首批五项条码国家标准发布实施;1992年06我国第一家POS系统问世,这才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使用商品条码。
条码防错漏检测方案:在生产线、包装线、产品出入库时,由于技术、质检以及产品特性的原因,目前大部分工厂仍采用人工分拣与包装,采用人工不可避免的出现疏漏,这些疏漏可能会给工厂带来大量损失。比如少装、多装、错装等经常发生,一但发生可能需要多方协调,增加人工成本、生产成本等。公司结合众多客户案例,研发了条码防错漏检测系统,系统采用条码技术,可以有效的进行标签防错、包装防错、条码防错、产品防呆等等。有下面两种检测方式可供选择:
1、条码唯一,防止混入其他条码的防呆系统。
2、流水号条码检测、防止混入其他批次产品;唯一条码检测预设检测条码,每次采集时与检测条码进行比对,一致时显示OK,产品数量+1;不一致时提示报警,并弹出管理员密码。生成采集日志,保存在采集器中。序列号条码检测预设开始条码A,下一次采集的条码必须是A+1,否则采集器提示报警,并弹出管理员密码,生成采集日志,保存在采集器中。项目优势安装方便:体积小巧,与一部“固定电话”差不多。放在生产线上一点都不占地方,安装非常容易。操作简单:wince界面风格,显示条码内容及OK或NG并带提示音,产品检查设定简单。即装即用:只需要简单培训几分钟,员工就可上线操作。检测多样:可检测重复条码、错误条码、无法读取的条码、不在数据库中的条码等多种方式。采集方式推荐为提升检测效率,我们建议采用自动化条码数据采集方式,使用固定式条码扫描器,系统报警时采集器可控制产线停拉。减少人工干扰,提升工作效率。
上一篇:关于遵义条形码的起源介绍
最新文章
- 如何轻松掌握习水条码查询技巧[ 2024-05-02 ]
- 如何遵守绥阳商品条形码的基本规则[ 2024-05-01 ]
- 市场策略与产品条形码费用的关系[ 2024-04-30 ]
- 湄潭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对商业环境的影响[ 2024-04-29 ]
- 遵义条形码生成技巧有哪些?[ 2024-04-28 ]
- 商品条形码的投资将为企业带来的好处[ 2024-04-27 ]